青春回忆录(一)(8)
等出了楼门,可是要脚底下见真章了,即使是体育课上百米测试,也未必有多少学生能跑出打饭时冲刺的速度来,艾竹便常常哀叹,“天妒英才啊!为什么老师不拿块秒表在食堂门口等着啊!我至少可以提高上几秒钟啊!”那情景确实是巍为壮观,在不同的情况下,人数从十几人、二十几人乃至几十人不等,或手提饭盆,或赤手空拳,一个个流星赶月一般,向着几十米外那间小小的平房扑去。艾竹体育成绩并不好,但高中三年下来,每天两次高强度的锻炼也使得他的身体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纵然在楼外每每被身后的人一个个超过,他也至少可以凭借着在楼梯上的绝对优势争取来的可贵的几秒钟的时间,保证自己都能排在前几名之内。
冲进食堂占上位置并不意味着可以静待开饭,大多数人的饭盆还是放在食堂的壁橱里的——这大家都该理解,手里拿着东西肯定会影响速度嘛!这时候,就要耐心的等一等,等每一列的队伍都排上了十来个人,队形已经差不多稳定下来了,才可以和身后的人打声招呼,让他先替自己占个位,然后去拿自己的饭盆;要是谁傻乎乎的刚跑进食堂就去拿饭盆,那后面冲进来的大部队可是谁都不会卖这个人情的,自己甘愿放弃领先的优势,还能指望别人再把优势还给你吗?
当然,上面所说的这一切都是假定在放学铃响之后,老师在十几秒钟之内就宣布下课的前提下才会发生的,下午最后两节通常都是自习课,这还好说,若是在上午最后一节课快放学的时候,哪个老师还落了点东西没有讲完,可又不想留到下节课再讲,准备小小的拖一拖堂,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大家就可以不紧不慢的收拾书包,同时发出些虽然轻微但可以保证老师听到而且不至于引起老师不满的声响,提醒老师应该照顾学生们急于吃饭的情绪,适当加快讲课的速度。
这火候是很难掌握的,最开始的时候,大家不敢太过放肆,做出的动作老师根本注意不到,发出的声音老师也听不见,后来一看不行,就决定加大力度,结果把化学老师给惹火了,“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啊?为了吃顿饭连课堂纪律都不放在眼里了吗?本来我想着早点讲完,让你们快点去吃饭的,可你们是不是也太过分了啊?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坐好!连课本都收拾起来了,我讲课是给我自己听啊!”五分钟就能讲完的东西,讲了十几分钟。
再后来学生就和老师达成了默契,如果老师真的忘记了这是最后一节课,有人轻轻晃荡一下饭盆,老师心领神会,也就马上给下课了;如果碰到非拖堂不可的情况,老师也说上两句“请同学们保持安静”之类的话,大家再集中精力,好好听讲。
其次,正如方才所说,经常能碰上老师拖堂的事情,一拖几分钟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时候就只能见到其他班“豕突狼奔”的景象了,大家在心底为这顿午餐的失落而发出的悲叹、失望等种种情绪,形成强烈的怨气破窗冲天而去,那正在外面奔跑中的学生一定也感觉到了这股怨气,不然他们怎么会时时回头张望,生怕突然就从背后冲出一群饿狼?
到最后男生也不着急了,慢慢悠悠的在教室里再看会书,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再和女生一起去吃那残羹冷炙。
我不敢暗自揣测天下的学生食堂是否都一般黑,但就艾竹自己吃过的几个食堂而言,情况大都仿佛。艾竹记得,小时候经常读一些关于提倡艰苦朴素的作文,那里面还总是说一些关于食堂的泔水缸里面堆满了白花花的馒头和吃剩的饭菜之类的话,等到上了高中,艾竹终于明白了,那就叫做“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单说一中,馒头就自来素有“黄金”之称,何解?黄金者,外表三大特征:黄、硬、凉,这一中的馒头的外观与这三大特征可谓是丝毫不差:发面的时候放的碱实在太多太多了,仔细掂量一下,表皮的颜色就和煎过的馒头干一样,焦黄焦黄的;和面的时候放的水少,醒发的时间不够长,馒头还没发起来就上了锅,出锅以后外硬内黏,手指使劲捏一下,根本就弹不起来;凉则是因为卖馒头的时候上面不盖块布,等排在队伍后面的人买到馒头以后,就已经冰凉一片了。
说起有一回艾竹买了两个馒头,用盒盖接着,他马上又觉得用盒盖打菜比较方便,就把馒头往饭盒里面一倒,只听“当”的一声,把自己都吓了一跳,顿觉荒诞好笑之极,离开了队伍,从前往后走,一边走一边晃荡着饭盒,让大家都来听听这相撞的声音。“艾竹,你不愿意吃就别买,这不是糟蹋东西吗?”艾竹循声望去,原来是自己宿舍的王雄,正人模狗样的指着他说话,他劈头就骂了一句:“操,你小子不装能死啊?你自己来尝尝这馒头!”顺手想掰一块馒头冲他打去,谁知这馒头并未如他所愿的骨肉分离,而是深深地陷下去了几个手指印,“啊哈!”艾竹哑然失笑,这馒头怎么这样子?他再一用力,结果只是十个手指头陷得更深了,这时周围的人已经全都扭过了头来,看他对付这块馒头,艾竹又好气又好笑,十指使劲一分,馒头终于心不甘情不愿的缓缓裂开,断为两截。
艾竹又揉又攥,把右手的半个馒头弄成一团,然后使劲往桌上一摔,“咚”的一声,馒头弹起半尺多高。“我考!大伙看看这馒头啊!”艾竹惊叫道,他同样把另外半个揉成一团,往桌上摔去,又是“咚”的一声,馒头应声而起。
“走了走了!这种东西还是人吃的吗?都出去吃得了!”王雄带头起哄,一些人随声附和,立刻就散去了一大片。可是谁都没想到,到了当天晚上,食堂居然又把剩下的馒头端了出来,窗口处顿时炸了锅,骂声不绝于耳,几个性子躁的人当场就和大师傅吵了起来,差点动手,后来还是校领导——也就是那个专门负责住校生事务的秦主任,出面解决了事情。